• 深采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学术讲座”
  •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1-11-30] 点击次数:[385]
  •        为庆祝深采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东大精神,“敢为人先,勇闯一流”的深采精神,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科研学术培养过程,全面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2021年11月25日下午,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开题撰写要领及方法”学术讲座在采矿馆321成功举办。特邀深采重点实验室陈天宇老师主讲,由实验室副主任徐帅教授主持,深采重点实验室2021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和2021级博士研究生参加报告。

    陈天宇老师作学术报告


           徐帅副主任在开场致词中,指出研究生阶段科研创新性的重要意义并建议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同导师沟通交流,以高效解决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陈天宇老师以如何撰写一篇有价值的、严谨科学规范的开题报告为中心,对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论文题目、立论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工作计划等方面,向21级研究生们作出全方位细致讲解。例如在立论依据方面,陈老师强调,选取背景不可太过空泛,分析领域问题时要紧跟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以“深部页岩气储层支撑剂时效性及裂隙渗透率的协同演化机制”个人科研项目进行举例分析。针对“为什么做”的问题,其给出了生动描述:它应是一个由大到小再到一个点的过程,包括背景、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等部分。“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在哪里去寻求它”,在文献检索部分,陈老师讨论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文献检索需求,强调文献综述写作的特殊意义在于有利于自身吃透题目、理清思路、找到方向。在研究内容与工作计划方面,陈老师指出研究内容应当理清研究构思与思路,结合文献综述,分条列举。研究内容需要包括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以及可行性分析。工作计划应尽量详实,使自己清晰认识科研时间节点,有利于导师进行更具体和针对性的指导。此外,陈天宇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高效实用文献检索、管理和阅读的相关途径和方法,例如:外文期刊SCI数据库、Google学术、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多数据库组合检索、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Note Express等。

    陈天宇老师对文献综述部分进行生动讲解


           本次学术报告,以规范高质量开题报告撰写、科学严谨开展研究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升在科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化的高水平写作能力。本次报告的成功举办,为21级新生们明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使其深刻认识学习了开题报告撰写方法及要领,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深采重点实验室的教学工作更趋于完善。


    附:陈天宇老师个人简介

    陈天宇,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非常规天然气开采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15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的论文被引109次,被评为该期刊2015年TOP25热点论文之一;发表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的论文被引134次,被评为该期刊2013-2017年发表论文被引次数TOP100文章。以主要申请人身份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9项。《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等期刊审稿人。